冰箱慢慢成为当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想必大家冰箱里都囤了不少食物。冰箱似乎已经成为了万物保鲜盒好像只要放进去就不会坏掉一样。但其实是,啥东西都往冰箱放,不仅占冰箱空间、浪费电。另外,不但不能保质还会适得其反,加速某些食物的变质。今天德医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冰箱储存食物的误区,一起来看看吧!#1生熟食物直接放冰箱食物生熟分离,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以及相互串味。一般来说熟食和直接入口的食物要放在上面两层,生的食物要放在下面两层。#2蔬菜水果放一起很多人知道肉和蔬菜要分开,却没想过蔬菜和水果也最好分开放。一些常见的水果,比如苹果、芒果等,采收后还会继续产生乙烯(水果自身释放的一种帮助自己成熟起来的成分)。虽然低温会抑制乙烯分泌,但和其他蔬菜放一起
近日,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制作“医生日程公示栏”,将医生的日程安排向患者公示,公示栏每天早晨由医生自行更换。医生在岗、手术、门诊、会诊、休假、进修等去向,患者一目了然。在病区,患者家属经常问护士:“某某某医生在哪里啊?”甚至听到抱怨:“为什么一天到晚都找不到医生?”治疗方案、病情进展、医疗费用、饮食要点,心急如焚的家属总有一大堆问题要问医生。忙于病区护理工作的护士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处找医生。为解决这一问题,降低沟通成本,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推出“医生日程公示栏”。自从该项措施实施以来,病房里多了一些理解,少了一些误解。有些病人看着医生满满的日程,理解了医生的辛苦,声声道着“某某医生,你也要注意身体,多休息啊”。话语简单,却温暖着医务人员的心。
3月11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各种椅子、输液架等一律穿上了“新鞋”,以前刺耳的嗓声再也听不到了。护士们出的这一妙招,得到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称赞。在病房,查房、沟通、推车等都可能产生噪声,引发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影响到患者的休息。护士们为降低病房噪声,做了一系列“降噪行动”,如将各类仪器警音量调至合适范围,及时处理报警情况,减少医护人员远距离的沟通,加强宣教减少家属喧哗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病区人员造成的噪声下降不少。但是,大范围降噪之后,一种刺耳的声音凸现出来,那就是拖拉椅子发出的哗啦声。这种声音更易引起患者身心不适,甚至影响家属或工作人员的情绪。为解决“椅子的噪声”,近日,神经外科病区护士长再次号召护士们想办法。大家集思广益,终
以病患为先:细心服务,真情关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神经外科的护理骨干,护理组长,杨光琳一直秉承着“微笑、耐心、细致、敏捷”的工作态度,证明着自己的价值。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通常以急诊居多,病员病情急、危、重,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紧张,繁重的工作任务致使护理人员有时会忽略一些除治疗之外的细节,比如患者的家庭背景、家属照护能力、社会角色等等。她记不清从她细心的护理中康复的病员有多少,他们当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有命悬一线的重症患者,也有小病初染的青壮年……记得有这样一例案例:一名一岁六个月的宝宝,因颅脑外伤致昏迷紧急入院。入院后,小朋友由年迈的爷爷照顾,一直没见过其父母。经过与患儿爷爷沟通,这个可怜的家庭却让她泪目了。宝宝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