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一组
感染一组:组长邬碧波、二线刘舒舒 擅长:疑难危重症感染性疾病,包括重症感染,侵袭性真菌病,颅内感染等
2024.06.22感染二组
感染二组:组长罗万蓉、二线陈皋 擅长:重症肝病肝衰竭,结核,艾滋病等疾病
2024.06.22特色项目介绍
1. 人工肝支持系统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简称人工肝,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支持系统,其治疗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接。我科2005年开始应用“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现常规开展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血浆/血液灌流、血浆透析滤过等模式,每年完成约百余例次肝衰竭患者的救治,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人工肝治疗人次位居德阳市第一位。 2. 胸腔引流(胸腔穿刺引流及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穿刺引流是将引流管穿刺置入胸腔内,把胸腔内的病理性的液体通过封闭的引流管引出,从而降低胸腔内病理性的液体对肺组织的压迫和损害。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肝硬化导致的胸腔积液等等。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的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床旁气管镜用于危重病人的诊治 在危重症气道管理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直视气道情况,及时清除远端分泌物,远端给药,了解吻合口情况等,使治疗护理措施得以动态调整,使气道管理更主动,更有针对性,避免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床旁支气管镜技术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对肺部疾患的诊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机械通气(有创/无创) 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为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条件。无创呼吸机辅助序贯脱机技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可大幅缩短有创通气和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减少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应用于COPD、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以及急性左心衰、各种原因导致的ARDS等疾病。近年来在重症ARDS治疗中效果明显,在2019年甲型流感及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中均承担了院内救治的主要任务。 5. 丙型肝炎基因型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在全球广泛流行,HCV的异质性表现突出,HCV的基因分型检测为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判断依据。我们根据HCV的NS5B区域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测序获取HCV基因型和/或亚型。 6. 全自动血培养 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为微生物快速培养系统,可以对败血症、菌血症等患者血液里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同时也可检测体内正常无菌部位(胸腔、腹腔、关节腔、心包腔、脑脊髓腔等)的病原微生物,为临床迅速有效地进行抗感染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7. 结核病的相关检测 ①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②结核分枝杆菌RNA检测,③Gene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检测,④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⑤抗酸染色检测,⑥结核感染γ干扰素释放实验,⑦结核菌素试验等等。 8. 细菌、真菌显微镜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真菌形态的检查。 9. 抗酸杆菌检查 分枝杆菌由于在染色时对盐酸乙醇脱色具有耐受性,可以被染成红色的细菌,所以又称为抗酸杆菌。抗酸杆菌检查是诊断无分枝杆菌感染的直接证据。 10. 乙肝临床治愈门诊 乙肝治愈门诊重点以慢性乙肝患者最大可能获得临床治愈为目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可以获得系统化服务,提高诊疗质量与效率,从而帮助更多患者有机会实现临床治愈。 11. 肝脏弹性成像技术 早期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是可以被治愈的,但是如何在早期检测出肝纤维化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目前科室拥有国产海斯凯尔FibroTouch肝脏弹性检测设备。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创、准确、费用低,不仅避免了肝穿组织活检带来的痛苦,而且费用仅仅是肝穿的十分之一,无需住院,与肝组织穿刺病理检查符合率达90%以上。 12. 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联合介入科) 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技术,它较之传统的分流术,断流术而言,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的优点,并且肝功能在Child B级、C级而不能手术的病人,也可进行TIPS治疗。 13. 菌阴肺结核MDT门诊 菌阴肺结核是肺结核中的一种,其特点是在痰涂片、痰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均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这意味着这类患者不是通过直接痰检确认为活动性肺结核,他们肺部仍然存在结核感染。菌阴肺结核是一种需要高度关注的肺结核形式。我科联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检验科及影像医学科每周固定时间举行菌阴肺结核的多学科联合门诊,对该类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止病情恶化和减少传播至关重要。 14. 疑难危重感染MDT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是由来自各相关科室等专家组成的工作组,针对某一疾病,通过会诊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疑难危重感染MDT由我科牵头发起,联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等科室专家,针对发热待查、疑难危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免疫缺陷相关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结核、各类侵袭性真菌病等疾病提供专业、科学、个体化的多学科诊疗意见。 15. 丙肝临床治愈门诊 丙肝临床治愈门诊重点以慢性丙肝患者最大可能获得临床治愈为目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可以获得系统化服务,提高诊疗质量与效率,从而帮助更多患者有机会实现临床治愈,改善疾病预后。
2024.05.23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