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招,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陈飞 内分泌甲状腺疾病中心】
近几十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加。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数为5.37 亿,中国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约1.4亿,而其中接近一半的人还没有被确诊,意思是自己得了糖尿病还不知道,部分人直到发生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紧急住院才发现,也有部分在是在体检或者住院治疗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发现血糖异常。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11.2%,也就是说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快速增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自己患糖尿病的几率便会大大增加。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更强的糖尿病家族史,并且家族中糖尿病患者数越多,糖尿病发病的年龄越小。
常见的环境因素则包括超重或肥胖、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精神压力等。
(1)超重或肥胖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BMI<18.5:体重过轻
BMI为18.5-23.9:体重过正常
BMI为24-27.9:体重过重
BMI>28:肥胖
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BMI<25 者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BMI<30者患病率为15.4%,BMI≥ 30者患病率为21.2%。
(2) 营养过剩
随着社会生活步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养成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外卖、快餐、奶茶、炸鸡、烧烤等高油、高糖和过于精细的饮食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些食物均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能量过剩、加重胰岛负担,日积月累,导致能量蓄积,引发糖尿病。
(3) 运动不足
时代的进步让很多体力活被取代,不用爬楼梯、走路、做家务、逛商场等,就连工厂里面的很多工作都可以被机器所取代。大部分年轻人的学习、工作都局限于电脑前,这种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使得肌肉量下降,能量消耗减少、剩余过多。
(4)精神压力
世界卫生组织把糖尿病定义为“心身疾病”,患者的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相互影响。糖尿病不仅可导致或加重抑郁症,抑郁症也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现代年轻人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生活环境,加之睡眠紊乱,长期的精神心理压力也是导致年轻人代谢紊乱发生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怎么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三多一少”,吃得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减少。而大部分患者在患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可能会出现一些如疲乏无力、易感染、皮肤感觉异常、视力障碍、性功能障碍、下肢水肿等不典型的症状。
当然,糖尿病也有一些高危人群,可以提前进行自我判断和筛查。
(1) 年龄≥40岁
(2) 有糖尿病前期史(即血糖高于正常,但又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的范围)
(3) 超重或肥胖
(4) 静坐生活方式
(5)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 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 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10)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
(12)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科普医生:陈飞 内分泌甲状腺疾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