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栏目正在建设中

患者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患者服务健康科普详细

“小姿势,大作用”——脑卒中后良肢位摆放【李蓉  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2024-04-24 09:47 本文来源: 管理员

 

全球脑卒中患病人数为1.5亿~3.0亿,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约80%的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治疗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每年有百亿元的医疗支出,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极大负担。

什么是脑卒中呢?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也是引起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重要原因。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整个家庭与社会的负担。而良肢位摆放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而采取的一种临时体位,已成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关键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最高的策略,被广泛用于临床。

IMG_256

什么是良肢位摆放?

又称抗痉挛体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

良肢位摆放的目的

预防或减轻痉挛和畸形的出现,保持躯干和肢体功能状态,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的发生。

良肢位摆放干预的时机及建议

  •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48h内无加重。
  • 随时注意保护患肢,以良肢位摆放为主,适度被动活动,对抗肌痉挛,避免上肢屈曲,下肢过伸。
  • 每1~2小时变换一下体位。
  • 鼓励患者通过患侧卧位增加患肢感觉刺激,减少肢体痉挛,同时适当健侧卧位,尽量减少因颈紧张性反射可能加重异常运动模式的仰卧位。

良肢位摆放标准

  1. 仰卧位

上肢:颈部中立位,患侧肩关节稍外展小于 45°,垫枕放置肩胛骨内侧缘、肩胛带前伸、两肩平行,患侧上肢软枕支撑高于心脏水平,前臂旋前,肘伸展、腕关节轻度背伸、手指伸展,掌心向下;健侧上肢舒适的任意位置。

下肢:患侧骨盆下垫薄枕、髋关节内收内旋,患侧下肢伸髋膝(膝关节下垫软小枕,呈5°屈曲),踝稍背屈或呈中立位,足心不用用物支撑,或患侧下肢屈曲足踩床面;健侧下肢舒适的任意位置。

ac21ddfc2ac70f14ce25836624f7b41

2、患侧卧位

上肢:患侧肩关节前屈不大于 90°,肩胛带前伸,躯干略后仰、背后垫枕,患侧上肢肘关节伸展、腕关节中立位、手指自然伸展,掌心向上;健侧上肢放在身体上方或后边的枕头上。

下肢:患侧下肢伸髋、稍屈膝、踝稍背屈或中立位,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并用枕头在下面支撑避免压迫患下肢。

3f2cf70106591c1e5f481e76f929249

3、健侧卧位

上肢:患侧肩关节前屈 90°,肩胛带前伸,躯干略前倾、背后垫枕,患侧上肢软枕支撑,肘关节伸展、腕关节中立位、手指自然伸展,掌心向下;健侧上肢肩关节前屈 90°,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掌向上。

下肢:患侧下肢软枕支撑,屈髋、屈膝、踝稍背屈或中立位,足(踝)不能悬空、避免足内翻,健侧下肢髋膝关节伸展或略屈曲。

639f1f79a8e5051adea64e88e32075b

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  在良肢位摆放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患者的反应,动作要轻柔,避免推、拉、拖的动作,保证肩关节在正确范围内使用正确的方法活动。

●  患侧卧位时,要使患肩被动前伸,避免长时间受压而影响血液循环。

●  在溶栓治疗期间应限制下肢的活动,避免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

●  定时变换体位,建议每1-2小时更换一次,肢体功能恢复或主动运动增加时,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  做好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良肢位摆放的要点及意义,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配合康复训练。

科普作者:李蓉  神经外科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小姿势,大作用”——脑卒中后良肢位摆放【李蓉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