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德医教我成长
——感染科实习日志
2024 年9月21日,星期六,阴
当知道被分到感染科实习,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害怕,特别是在临近转科的这个星期我辗转反侧。不知道去新的科室该往哪里走,多久在哪里集合,正当我迷茫、焦虑时,周五下午我被突然邀请进了一个微信群,惊讶地发现是感染科的实习带教群,群里有教学护士长的欢迎,有带教组长拍的引路小视频,有《感染科实习护生须知》的文档查阅,以及穿脱隔离衣的操作示范,让我们初步自行学习,就这样我找到了“方向”。
2024 年9月23日,星期一,阴
跟着群上发的入科视频,我顺利到达了科室更衣室。在教学护士长张悦老师的《入科第一课》中,我收获了三个关键词“勤奋”(Diligent)、“执着”(Insistence)与“文化”(Culture)。张老师以年轻运动健儿为榜样,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鼓励我们将这种精神融入护理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从冬奥会开幕式的“中式浪漫”,鼓励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进而坚定对护理职业的信仰。还特别提及护理前辈们的杰出贡献,他们作为行业的楷模,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护理职业的崇高与伟大。我们应以前辈为榜样,怀着崇敬之情,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份精神。
2024 年10月9日,星期三,晴
科室开展的人文课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感染科以及德医人文的力量。蒋凡老师的课堂充满花香诗意——课前他折了一束桂花置于学习室,走进学习室便能闻到阵阵桂花香。他的课堂就是以感染科四季之花(春棠,夏栀,秋桂,冬梅)入局,以诗为载体,以我们心理建设为本,为我们打开心扉,一句“少年郎”洗涤了我那怯弱的灵魂,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让我更加有勇气与力量在护理行业发光发热,真可谓是“折桂闻花知秋味,驻学感染驱憔悴”。
2024 年10月13日,星期日,晴
在感染科无论是老师对同学的悉心指导,还是医护人员对病患的无私关怀,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护士办公室的墙壁上,一条醒目的标语跃然其上——“倡导多说一句话”,这不仅是一种倡导,更是每一位老师身体力行的信念。感染科以其特有的“三区两通道”布局,路线错综复杂,但对于每一位新来的患者,我们的老师总是亲自引领至床旁,沿途细心解说:“楼梯口设有住院用品自动售卖机,方便快捷;你的病床位于二楼,如果行动不便,婆婆可以乘坐电梯;这里是开水房,方便随时取水;还有这个绿色的盒子,是专门用来放置检验标本的……”这样的场景,我也学习着、模仿着,从最初的迷茫寻路,到后来成为患者的“贴心向导”,这一过程让我豁然开朗,护理工作的内涵远不止于打针输液,它关乎人性,关乎情感,关乎我们与患者的共同体验。我的带教老师范潇月老师,总是以一句温暖的话语,如“今天恢复得真不错,肤色变白了好多”,就能让患者心中泛起笑意,这份关怀的力量,有时比药物更能激发患者的康复信心。
2024 年10月20日,星期日,阴
我在感染科的实习生活已经结束,这段时间的学习经历让我感慨万千,让我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文关怀不仅是护理工作的精髓所在,更是其灵魂之光。它让冰冷的医疗环境充满了温情,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的温暖。 (感染科实习生 俞庆森)